在基體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層與基體的機械、物理和化學性能不同的表層的工藝方法。金屬表面處理的目的是滿足產品的耐蝕性、耐磨性、裝飾或其他特種功能要求。對于金屬鑄件,我們比較常用的處理方法是機械打磨、化學處理、表面熱處理、噴涂表面等。
1、表面淬火:表面淬火是指在不改變鋼的化學成分及心部組織情況下,利用快速加熱將表層奧氏體化后進行淬火以強化零件表面的熱處理方法。表面淬火目的:① 使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勞極限;② 心部在保持一定的強度、硬度的條件下,具有足夠的塑性和韌性。即表硬里韌。適用于承受彎曲、扭轉、摩擦和沖擊的零件。
2、化學表面熱處理:化學熱處理是將工件置于特定介質中加熱保溫,使介質中活性原子滲入工件表層從而改變工件表層化學成分和組織,進而改變其性能的熱處理工藝。
利用現代物理、化學、金屬學和熱處理等學科的技術來改變零件表面的狀況和性質,使之與心部材料作優化組合,以達到預定性能要求的工藝方法,稱為表面處理工藝。金屬表面噴涂處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表面耐蝕性和耐磨性,減緩、消除和修復材料表面的變化及損傷;使普通材料獲得具有特殊功能的表面;節約能源、降低成本、改善環境。